为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学校于8月12—18日召开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本次会议由校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校内专家组,特邀其他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专家组成校外专家组,对学校34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论证。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务处处长朱丹丹主持,副院长韦立宏全程参与并做总结性发言,各二级学院(部)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各专业负责人按照2025年专业教学标准,围绕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五育”并举,凸显专业特色,创新模块化课程体系、校企双元师资队伍构建,强化课程育人功能,强化实践教学,紧扣“产业需求导向”,加强企业参与度,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到“岗课赛证”融通机制,全面展现新专业对接相关产业的建设思路,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汇报。
专家们围绕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展开了热烈讨论和深入论证。专家们结合自身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教育教学经验,对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及个性化发展的支撑度,给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为各专业优化方案注入新思路、提供精准指导。
副院长韦立宏对本次论证会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同时也对论证专家提出的真知灼见表示感谢。她指出,各专业要高度重视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深入研究,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和完善。她强调,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一是紧扣国家职业教育最新政策和专业教学标准,这是人才培养方案的 “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方向。提升关注职教前沿政策动态的意识,加强对职教政策的学习研究,为我们制定方案把握方向。二是人才培养必须 “盯着岗位办专业”,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这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把企业真实项目、岗位标准更紧密地融入课程。三是在专业建设上我们既要立足自身特色,也要放眼行业全局,实时关注行业前沿动态,掌握行业新要求,同时要具备国际视野,紧跟时代步伐。
我校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自年初启动,成立了校、院两级工作小组协同推进,先后数次组织各类调研和专题研讨会议。本次专家论证会既是对前期工作的集中检验,也为后续优化完善指明方向。各专业将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打磨方案,着力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彰显办学特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