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休闲观光活动行业的森林园林康养师、研学旅行指导师、景区运营管理师等职业,能够从事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项目设计与实操、自然教育项目设计与实施、生态旅游与康养产品营销、生态(森林)景区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二、课程设置
根据企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采用弹性教学、工学结合、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并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灵活多元的培养模式。
专业基础课:森林动植物保护与鉴赏、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地理、旅游与康养政策法规、森林康养基础、森林生态旅游概论、森林文化、服务心理学。
专业核心课:森林生态资源利用、森林生态旅游实务、自然教育、旅游与康养产品营销、景区服务与管理、森林康养实务。
专业拓展课:研学旅行、户外旅游与野外生存、绿色酒店管理、食疗与养生、森林服务英语、旅游电子商务、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康复医疗基础等。
三、专业办学条件及特色
本专业是黑龙江省第三轮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森林旅游康养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具有以下办学条件与特色:


1.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实景教学:依托森林景区、康养基地建立实训基地,将课堂搬到林间,让学生实地掌握生态资源勘察、旅游线路设计、康养方案落地等实操技能,打破理论与实践壁垒。
跨界融合,课程多元:融合森林生态学、旅游管理、康复医学、心理学等学科,开设《研学旅行》《旅游电子商务》《森林生态资源》等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
校企协同,定向培养:与伊春森工集团等文旅企业、康养机构共建课程体系,企业导师参与授课,推行“实习+就业”定向模式,助力学生快速适配行业岗位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
2.校内实训
本专业建有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实训室、智慧旅游大数据实训室等核心技能实训平台。在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实训室,学生可开展生态景区规划、康养项目设计、自然解说与导览等模拟训练;在智慧旅游大数据实训室,能亲手实践旅游数据分析、线上营销推广、智慧景区管理系统操作等前沿技能。此外,专业还配套建有茶艺、插花等特色实训空间,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服务素养与康养活动实操能力,助力学生在高度仿真的职业场景中,熟练掌握森林生态旅游策划与康养服务管理的综合技能。
3. 教学成果
学生技能认证成果丰硕:每年均有部分学生成功考取中文导游资格证与英文导游资格证,同时完成 1+X 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为后续从事旅游服务、研学教育等岗位筑牢专业基础。
教学团队科研与实践成果突出:该专业教学团队申报的 “跨专业集群 基地化运营 数字化赋能:森林康养旅游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创新实践” 项目,凭借在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路径、数字化教学应用等方面的突破性探索,成功斩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成为区域内森林康养旅游专业建设的标杆范例。
4.实习就业
本专业采用 “2+1” 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完成两年理论与技能学习后,进入企业开展一年实践实习,实现 “学习 - 实践” 无缝衔接。
该专业部分同学为我校与黑龙江伊春森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办的校企订单班学员:该部分学员的实习环节将深度对接森工集团林业文旅、生态康养等核心业务,在真实工作场景中锤炼专业能力;毕业后由黑龙江伊春森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置就业,职业发展路径清晰且稳定。
除订单班学员外,其他同学毕业后也拥有多元发展方向:既可选择专升本、参军入伍、“三支一扶” 计划、西部计划等,拓宽成长维度;也可直接就业,就业方向覆盖三大核心领域 —— 旅游服务类(如景区讲解员、生态导游)、康养运营类(如康养基地管家、健康管理专员)、教育策划类(如自然教育讲师、生态旅游产品策划),适配文旅集团、康养企业、公益环保机构等优质岗位,整体职业前景广阔,未来可期。